大雪节气是哪一天?
根据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北京时间12月7日12时26分将迎来“大雪”节气,此节气的到来,预示着寒冷的天气更进一层,降雪可能性更大。也恰好印证了古人说的那句至理名言:“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”。
大雪节气和小雪节气的区别在哪?
大雪通常意味着降温降雪,而小雪则表示寒潮和冷空气的来袭,而这两个节气在南北方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。
1、北方地区
在北方会有相关的依据谚语:小雪不耕地,大雪不行船”,说的是小雪节气时气温已经零下,土地会冰封,种子在这种环境下已经不会生长发芽,继续露天种植不太现实,所以叫做“小雪不耕地”。而当大雪节气到来的时候,天气比小雪的时候更冷了,降雪增多,地表积雪变厚,湖泊河流都结冰封冻,已经不再适合行船了。
2、南方地区
南方地区恰好与北方地区相反,因为南方地区纬度更低,气候较北方更加温暖。小雪节气时虽然也也出现降温,但是土地上仍然可以继续种植农作物。大雪节气时南方可能看见降雪,但雪量不会很大,基本上落地即化,所以照样可以行舟划船。
大雪=下大雪?
《三礼义宗》记载:“大雪为节者,行于小雪为大雪。时雪转甚,故以大雪名节。”大雪,是相对于小雪节气而言的,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,气温比小雪更低,地面上可能会有积雪出现,但并非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
其实大雪节气只是一个气候概念,并非字面上的下大雪的意思,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。通常气象学上规定:下雪时能见度很差,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,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,或24小时内降雪量达5.0~9.9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大雪。
猜你喜欢